颠排球、跳长绳、丢沙包......孩子们的天性在课间体育活动中尽情释放。人民网记者近日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探访时发现,为了让学生既快乐又安全地享受课间十分钟,学校花了不少心思。
北医附小学生课间在操场上颠排球。
下课铃响,同学们从教学楼奔向操场,校园立刻热闹起来。一群高年级的孩子跳着长绳,另一侧,几个孩子正在扔沙包。记者了解到,北医附小总共有近2000人,分为两个校区。花园路校区以中、低年级部为主,约1200人;牡丹园校区是五、六年级学生,约800人。两个校区的活动场地都不大。
“虽然场地面积小、学生数量比较多,学校因地制宜,始终提倡‘小场地大体育’的理念。课间10分钟也让孩子们能离开教室,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运动。”北医附小校长田国英介绍,,针对花园路校区学生学龄偏低,学校在面积有限的操场划分出九个活动区域,每个区域有不同的趣味活动,如“跳房子”“踢毽子”“扔沙包”;牡丹园校区中高年级学生自主性较强,提倡班级开展翻绳、“你画我猜”、成语猜谜等特色活动。
北医附小学生课间在操场上跳长绳。
为了引导孩子们课间走出教室,北医附小根据季节设计大型集体项目,比如秋季开展的跳长绳,老师们也参与进来摇绳,带动更多孩子参加体育锻炼。“让学生在课间得到充分休息、活动,才能保证学生的课堂状态,从而促进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。”田国英表示。
一直以来,课间活动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。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?
据北医附小副校长徐静介绍,针对低年级学生,学校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,教育引导室内教学区“靠右行走”避免发生冲撞。在室外操场等活动区域划分年级活动范围,最大程度地确保各年级学生都有运动的空间。在体育运动器材的选择上保证安全性,优先选择软式体育器材。针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,学校配备校医及时跟进解决。
“学校采取多部门联动模式,联合学校安全部门、德育部门、下沉值周负责人和班级安全员,在课间巡视过程中随时记录问题,并提醒、保障学生的活动安全。”徐静说,学校还向各班征集“学生安全志愿者”发挥监督作用,提示同学们避免追跑打闹。此外,学校从日常安全教育入手,通过晨午间广播等方式,按时开展安全提示,及时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,时刻提醒大家遵守校园安全规则,安全开展课间体育活动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://www.jiangyin8.com/view-77772-1.html上一篇:百架兰考古筝亮相中央音乐学院
①凡本网注明来源“江阴日报”、“江阴新闻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内容,版权均属江阴日报社所有,其他媒体未经江阴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。已经许可转载的,必须注明稿件来源“江阴新闻网”,违者江阴日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“新华社”的所有内容,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,本网已获授权使用,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本网转载、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,违者江阴日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③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江阴新闻网)”的内容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④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,请在30日内进行。QQ:1260995099